猫猫眼白比眼睛多?
其实这跟猫科动物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有关,由于它们的主要捕猎对象是大型哺乳类(象、鹿等等),这类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:“能看到远处却难于观察到近在迟尺的东西”。所以猫咪的远视能力非常强大,而人类却是属于近视那一类(除了部分职业需要比如狙击手等,一般人的眼睛都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不是那么专注看近处)。
我们观察一下小奶猫刚睡醒的样子,一般都是这样(← 远视1000度) 或者这样(→ 远视500度) 所以啊,小猫刚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是远视眼啦!要过了几个月,才能慢慢调整变成正常眼。
如果它一直远视下去怎么办呀?(>.<) 当然不可能真的成远视眼哦~ 在眼球发育的过程中,眼睛会逐渐变得扁平,双眼的外直肌(控制眼睛向外转的肌肉)和内直肌(控制眼睛向里转的肌肉)会分别被拉伸到合适的长度。当肌肉拉长到一个极限状态时,眼睛的聚焦能力就会达到最大值——这就是大家常说的”一劳永逸“呀~( ̄▽ ̄~)~
因为猫咪天生远视,为了看清东西必须频繁地调节(像人一样)。猫咪的眼睛特别善于快速跟踪移动的物体。
猫眼大有讲究
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只猫咪的时候,都被它呆萌萌的样子萌化了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有的猫咪眼睛是圆圆的,而有的则是细长的呢?主要是因为猫咪的祖先和不同地域的环境适应过程,导致了眼睛呈现不同的形状。通常,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山狮等猫科动物的眼睛均为垂直的条缝形,而温带地区的猫科动物(老虎、豹、美洲豹、美洲狮、金钱豹)则基本上是圆形的。
生活在阳光充沛、干燥草原上的猫科动物眼睛为条缝状,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阳光直接射入眼睛内部减少伤害。同时,条缝状眼睛也增加了视野的宽度,利于在开阔的草原上观察更广区域的情况。而圆形眼睛多为温带地区的猫科动物所有,他们生活的区域或者光线不足或者有障碍物遮挡,因此光线不会特别强烈,而且他们也不需要特别宽阔的视野,圆形眼睛可以更容易聚集光线和提高分辨能力,更准确地寻找和定位猎物。
不过,猫科家族中也有特例,如金钱豹在树林中活动,也有着条状眼睛,但其祖先在南美和非洲,而美洲豹等祖先在北美的猫科动物却是圆形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