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观赏鸟不怕冷?

申屠芳璟申屠芳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我见过的怕冷的鸟有:寒鸦、乌鸫、雀莺,以及一些野外能见到的鹀类。 不怕冷的观赏鸟有:牡丹鹦鹉、虎皮鹦鹉、葵花凤头鹦鹉、珍珠凤头鹦鹉等热带、亚热带种类,以及八哥、鹩哥、画眉等温带地区常见笼养鸟。 以下根据我的经验总结,排名不分先后。

一、不怕冷的鸟

1.牡丹鹦鹉 又叫情侣鹦鹉、爱情鸟。是最常见的观赏鸟之一。喜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,气温在30℃以上时才能繁殖,冬季耐低温能力强,低于5℃也能存活。但不喜欢寒冷干燥的环境,太热又受不了。在温度27~30℃之间最活泼好动,食欲旺盛,生长迅速。喜吃小米、谷子、玉米面、蔬菜等,可活6年以上。

2.虎皮鹦鹉 原产于澳大利亚,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宠物鸟之一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,不怕冷也不怕热,只要保持温度在18℃左右就能舒适地生活;但是太高的温度或温度的突然升高都会让它感觉不舒服。在夏天,它会将羽毛全部蓬松起来,像一把大伞一样,帮助身体散热。喜欢啃东西,喜欢吃谷粒、坚果和水果,尤其爱吃带皮的苹果,可活到7岁。

3.葵花凤头鹦鹉(黄腰鹦鹉) 原产于澳洲东部及南部,是澳洲本土最大的鸟类之一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,在-20℃以下也能正常生活。即使冬天在户外,也能看到它们在树枝上嬉闹、在河边嬉戏玩耍。非常聪明,喜爱玩耍、喜爱学习新事物。对食物不太挑剔,但是偏爱谷物类食物。能活40年左右。

4.珍珠凤头鹦鹉 原产于澳洲西部,是西澳著名的观赏禽类。适应性强,不怕冷也不畏热,适合在温带地区饲养观玩。很聪明,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,性格活泼开朗。食量大,尤其是喜欢啃坚硬的食物,如木头块、塑料块等,如果喂食的水果和粮食中含有果皮,它会优先挑出来吃掉。可活6~7年。

二、稍微怕冷鸟

5.黑尾鸥 属于候鸟,分布于欧洲至北极地区,在中国为旅鸟。喜群居,飞行敏捷,高飞时呈直线型,速度很快,能在空中转向、滑翔和悬停,休息时翅膀经常不停地扇动。以水生植物和动物性食物为食,在冬季来临前储存大量碳水化合物,以便度过寒冷的季节。

6.红腹锦鸡 又名金鸡,是我国特产珍禽,分布于中国青海东南部、甘肃文县、天水、武山等地。栖息于森林边缘和林中空旷地带,善奔走、不善飞。主要以草木的嫩芽、叶片、种子等为食,也吃昆虫等小动物。雄鸟羽色艳丽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雌鸟体形较大且具暗色的腹部,容易与雄鸟相混淆。

三、怕冷的鸟

7.寒鸦 主要分布在欧洲、亚洲和北非等地区。在我国主要为留鸟,在东北地区还有迁徙习性。胆小,不喜鸣叫,飞行能力有限,擅长滑翔。平时以植物果实、种子、植物嫩芽等为食,也能吞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。

8.乌鸫 是我国最常见的猎禽之一,原产于欧洲及亚洲中部,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。喜欢湿地、河沟、池塘等水域,亦能忍受干旱。性情胆小而机警,善于隐藏和躲避敌害。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,也吃植物果实、种子。该鸟耐寒力强,在北方的越冬性能良好,但不耐高温高湿。

9.雀莺 又名黄胸鹀、小鹀、小仙鹟。原产地位于欧洲及东南亚北部地区,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及华北地区。生性机警胆怯,喜欢隐匿于灌木丛中,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,也吃一些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。不耐寒,没有越冬能力,遇严寒天气会冻死。

翁良昌翁良昌优质答主

绶带鸟

绶带鸟因尾羽特长而得名,在鸟中寿命较长,可达二十至三十年。它善模仿其他鸟鸣叫,而且能辨别善恶,过去有人称它是吉祥鸟,也称福寿鸟、寿带鸟。

绶带鸟喜栖于林缘、次生林及房前屋后老树及竹枝上。它虽是夏候鸟,但在南方一些地区是留鸟,如广东南亚热带地区。它主要以吃金龟子和蛾类幼虫为主,有农林益鸟之称。

绶带鸟的巢较为简陋,有板结泥土筑成,在低1至3米的树杈上。巢呈碗状,外有苔藓、鼠毛缀补,内垫少许细草根、须发及兽毛。每年5至7月产卵,每窝产卵4至5枚。卵呈白色或浅蓝色。雌雄亲鸟共同孵卵,孵化期为14天左右。雏鸟留巢期为16至17天。在南方是一年产2窝,在北方年产1窝。

这种鸟的雄鸟头顶有纯黑色冠羽,颈、胸、背和尾上覆羽呈蓝黑色,下背有白色横斑。两肩有白色点状斑。下体白色,腹中部有少许蓝黑色横斑。两胁呈灰蓝色,并有少许蓝黑色斑点。尤为突出的是当繁殖期间,体侧和尾后的长羽,超过体长1倍多,呈蓝黑色,尾羽叉开,犹如绶带,十分美丽。

雌鸟体色不及雄鸟鲜亮,无白色眼圈,颈、胸和两胁为烟棕色。腹部白色。体侧和尾部无长羽,尾较短。

绶带鸟叫声清脆宛转。它的食物主要以蜂类、甲虫、鳞翅目幼虫、螽斯等为主,兼食少量草籽和野果。

这种鸟喜欢栖息于林缘、次生林及竹林中,有时也栖于房前屋后老树或竹枝上。在北方多为夏候鸟,在南方一些地区为留鸟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