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冬天怕冷吗?

充诗侣充诗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这个冷,要看温度和鸟的种类。 先说温度吧! 一般我们感觉温度高还是低,与自己的穿着有关(虽然这里说的是自己觉得冷的感知,但实际测量是另一个结果)。比如,在东北的冬天,你穿上羽绒服+毛毛鞋+大棉裤出来,可能觉得不冷;而在海南,你穿短袖衬衫+人字拖,也可能觉得有点冷。所以,你觉得的温度,其实是你自身体感温度,跟环境温度关系没那么直接。 但生物不是这样。对于它们来说,冷就是冷,热就是热,没有中间量。如果一只鸟感觉到冷,那必然是环境温度太低了,导致它不能正常繁衍、发育或生存。

现在说鸟类的怕冷。实际上,鸟类对温度很敏感,尤其是幼鸟。如果温度过低,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减慢,出现冻僵状态。此时,不管是运动还是觅食,都会停止,直到身体温度回暖才会继续活动。如果温度持续偏低,它们甚至可能会死亡…… 所以,鸟在冬天是会怕冷的。但是,不同种类的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样,这与它们的生理结构有关。例如,在南方地区常见的人工养殖的八哥(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),在室外气温低于0℃后就会进入冬眠状态。而北方常见的燕子(Hirundo rustica)却完全不会冬眠,即使是在非常寒冷的日子里也能正常进食和活动。

除了温度外,还应该考虑湿度对鸟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,鸟的体温会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。因为水分子可以很好地储存热量,防止体温过快下降。这就是为什么在北方的严寒冬日,常常看到小鸟在水中嬉戏,而不会感到寒冷的原因——水里不仅温度高,而且能储存能量,是个“暖宝宝”呢!所以,在寒冷的天气里,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鸟哦~也许它们比你想象中还要聪明、灵活呢!

钮吉乐钮吉乐优质答主

动物的血液,主要成分是水,如果降到0度以下结冰的话,动物就会死掉。鸟儿的全身都是轻巧精巧的构造, 与同样体重的哺乳类相比, 更需要节省能量。在寒冷的野外,鸟的体温保持比哺乳类高一些的40度左右,保持高代谢,所以身体就不可能像熊那样储存脂肪。虽然它们的小肚子装着空气而膨胀得很大,其实里面没有多少脂肪。 鸟儿保持高代谢,产生热量,在寒冷的地方度过的秘决就是“有充分的体毛”。身体被毛越充分, 在冬天越能保暖。水禽的毛更是发达,能保存大量的空气,在水中也保持体温,岸上就不更寒冷了。

鸟类的腿脚非常的细, 毛也很少, 毛细血管也非常之少,所以它们可以看做是冰冷的物体。因此鸟儿在冬天要尽可能地减少双腿和寒冷的空气接触。在冷地上休息的时候,尽可能地用腹部来代替双脚。我们看到鸭子们在水上时,把头扎在翅膀下,单腿站在冰凉的水面上,另一条腿提起来夹在身体下面,这也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。

许多留鸟在野外越冬,但也有许多候鸟,飞到南方过冬。在寒带和温带繁殖,到热带过冬的叫做长距离候鸟,像大杜鹃, 白尾鹞,游隼。在北美和南美, 欧亚大陆越冬的叫做短距离候鸟,像翠鸟,燕子,黄鹂。还有一种在寒冷区域的高纬度繁殖,低纬度过冬的,叫做局部候鸟,像红隼,伯劳,乌鸦,麻雀等。有的种类像百灵、山雀,有部分过冬,有的迁徙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